【杭州生活网】12年是中国传统的一个生肖轮回,也是一个可以展现出时代精神行业发展的特殊时间概念。那么,12年光阴对于医美行业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个12年,定义中国医美

  相比美国、韩国等成熟市场,我国医美行业起步较晚。

  第一个轮回是1994年至2006年。这一期间,发生了众多意义深远的重大事件,奠定了中国整个医美行业的基石。

  1994年,政府正式承认医疗美容行业存在。

  1985年9月,“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成立大会暨先天畸形整形外科治疗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标志着整形医生有自己的学术组织了,也将整形外科从普外科中正式分化出来。

  1990年11月,“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成立大会”在武汉召开,标志着整形外科中正式分化出美容外科方向。

  第二个12年,医美驶入快车道

  2006年至2018年时期,资本开始聚焦医美,行业得到高速发展。2009年医美行业协会开始出现,并逐步发挥一定的作用,2010年进入行业高速发展时期,2012年医美app出现,行业机构渠道开始出现变革。

  2018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或达2245亿元,同比增速27.57%。我国将一举超过巴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医美第二大国家。医疗美容行业也在我国成为房地产、汽车、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务行业。

  医美成为新风口,吸引资本注入

  富有巨大潜力的医美市场,吸引了大量资本的视线。根据公开数据,2015年,医美行业迎来240多起投资,较2008年增长超过15倍,投资金额增长近10倍。

  除此之外,医美行业内的多家公司也积极开展资本运作。

  市场扩大后的挑战:医生供给不足

  2018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或超2200亿,未来还有近6倍增长空间。与市场需求持续看涨对比,供应侧却继续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医美医生供应不足。在中国每百万人保有的整形外科医生数量,远低于美国的20.88位和日本的17.54位。整形外科医生紧缺,成为职业蓝海。

  而整形医生培训期较长,很难在短期内补上缺口,于是乎便出现一位医生身兼数个医美科目。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从事的医美项目越多越杂,在一个项目上的专精深入程度就往往受到影响,这反过来制约了我国医美技术水平的进步及服务的提高。

  匠心专精,资本之外的第二条坦途

  资本运作之路,放之四海而皆准,是一条经过市场验证的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道路。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利益最大化是资本的目的,而不是医美的本质。巨额资本的涌入促使人心躁动。但可幸的是,仍有一部分人坚守本心、不为所动。

  小编寄语:关于医美发展的道路探索,仍在继续。关于资本化道路与匠人之路的争执与讨论,仍在继续。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企业,如沃尔整形一样坚持初心,为行业带来新的思考,为医美提供新的实证与启示,为医美带来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