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首届“国际医美综合保税区”研讨会在成都东部新区顺利举办。本次研讨会聚焦高质量建设全国首个国际医美综合保税区,邀请生物医药、医疗美容等领域龙头企业、领军人物、专业机构共计100余人,共同探寻国际医美综保区的未来潜力与方向。


  政企学研专家齐聚


  共擘医美综保区发展蓝图


  活动现场,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司长王宝亭作主题报告,对我国家庭用医疗器械产品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他指出,未来几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机遇远大于挑战,医疗器械行业将进一步扩大,创新医疗器械将加速涌现,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随后,众多嘉宾建言献策,就医美综保区规划、政策等内容展开了充分讨论,行业前沿的思想和理念碰撞出国际医美保税区未来发展蓝图。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成都东部新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打造国际医美综保区,是基于新区独特的发展禀赋和资源优势,以及医疗器械市场前景而精心谋划的创新举措。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会长王杭围绕“为医美保税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协会力量”作主题演讲;上药控股有限公司国际大健康创新业务总部助理总经理吴燕深刻剖析了医美高端供应链与保税区的协同发展;新烛传媒医美运营中心总经理黄欢则分享了社交网络赋能保税医美消费新场景的相关理念。


  “我们一直在深入了解医美行业企业的具体需求,并且积极向企业传达当地政府的最新优惠和相关政策,在国际医美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中,我们希望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能够持续发挥企业和政府之间纽带、桥梁的作用。”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会长王杭表示。


  在圆桌论坛环节,海关、商务、卫健、口岸等相关部门及业内企业围绕“国际一流医美保税区的新局和远见”这一主题,从国际医美保税区的政策创新、物流互联网、未来场景等方面作出畅享和交流。随后,国际医美保税区项目推介会、东部新区城市合伙人授牌仪式、“医美行业成都宣言”发布仪式相继举行,国际医美综合保税区建设与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


  独特优势叠加融合


  全国首提国际医美综保区


  近年来,成都医美产业凭借深厚的生物及医学产业基础、强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能力、积极的产业政策扶持等优势,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机构规模位现居全国第三。成都东部新区在这一大背景下,积极推动航空枢纽优势与先进医疗创新优势叠加融合,在与医美产业的链接中,“国际医美综合保税区”的构想应运而生。“我们充分发挥天府国际机场门户枢纽优势,具备构建‘客流’到‘客留’价值转化的巨大潜力。同时依托天府空港综保区、成都未来医学城的开放平台和产业优势,顺应当下政策创新趋势,首提国际医美综保区恰逢其时,我们相信,这必将激发医美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空间。”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国际医美综保区整体规划80亩,规划面积约2.3万㎡,建设包括消费中心、供应链中心、研发中心和生产中心四大功能。其中,消费中心板块规划了Beauty Mall、保税精品店和湖畔抗衰中心,保税医美供应链板块规划了保税仓储中心,保税医美研发板块规划了保税研发中心,保税医美制造板块规划了保税生产中心,锚定消费场景横向贯通的发展路径,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原料耗材免税的成本优势、产品溯源可查的高可靠性、境外医生落地免签的服务便捷性、国外产品先试先行的政策支持,打造医美流通、展示、消费、服务的全场景,为国际医美综保区的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支撑和保障。


  双核驱动 蓄势赋能


  助推成都东部新区医美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际医美保税区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医学城自成立以来在生命健康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扩大。目前已聚集了赛默飞世尔、安捷伦、迪安诊断等一大批链主企业;与德国劳恩堡市经济发展局合作共建中德先进医疗服务与装备制造产业园;吸引了张兴栋、魏于全等院士领衔的众多领军人才;相继举办四川省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流程参考指南编制工作推进会、第八届“创客中国”医疗器械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西部赛区初赛等活动,产业建圈强链进一步强化,对外宣传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医教研产一体化发展成果令人瞩目。


  下一步,成都东部新区将坚持区港一体化发展,推进国际医美综保区产业链条纵向联动,充分发挥国际空港经济区、成都未来医学城作为全市24个“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的优势,在医美领域双核驱动、双向赋能,以国际空港经济区的医美消费撬动未来医学城的科研转化,再以未来医学城的转化成果反哺空港经济区的医美消费,联手打造成都医美之都对外窗口和产业高地。蓄势赋能,为国际医美综合保税区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成都未来医学城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